欢迎光临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咨询有限公司www.ccpc.asia! 网站首页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传统文化综合 首页 > 中国传统文化 > 传统文化综合

天人合一内养修持术(席圣林原创)

时间:2021-08-10   访问量:1001


人有脉息地有脉息 亦有脉息!人之气血为脉,呼吸为息;地之昼夜为脉,寒热为息;天之阴阳为脉,四季为息。人生天地间,本与天地万物一理。人若常修持天人合一内养术,就能以 一念代万念,消除七情六欲对人体健康之伤害,使精神迅速进入空灵寂静之境状;修持日久,即能神游物外,感应预测到天地脉息之变化,让身体主动与天地气候变 化相适应,以抵御自然界之五贼六淫对人体之侵袭。

天人合一内养修持术是由上式“松紧通臂法” 与下式“意守脉息法” 两种修持法组成认真修持,可迅速疏通经络,提高人的场效应灵敏感应能力。

上式:松紧通臂法。

 

预备:双手自然垂放于两腿外则,全身放松,自由呼吸三分钟,进入正式修持。

1)。双臂朝两侧直臂侧抬举,高与肩平(用卧式修持时,可将双臂稍由身侧向外移开半尺即可。)掌心向下,十指伸直,自然微分。

2)。吸气时,意想自然界之灵气由双手劳宫穴与十指井穴源源不断地进入,沿双臂输送往胸腔内,合而为一后注入膻中穴内三寸的空间(中丹田);闭气,意想中丹田内之元能往下注入下丹田(脐内三寸处);同时,双手十指变虎爪,绷紧十指,手掌与腕关节。

3)。当闭气不住时,逐次放松腕关节,手掌,十指,然后缓缓地呼气,同时意想体内之浊气沿着双臂,手掌经由十指井穴向外排出。修持三遍后,再随呼吸与意念依次按小臂,肘部,大臂,肩关节等顺序,每个部位修持三遍,此为完成一次修持过程。

本式修持七次后,再继续修持下式:意守脉息法。

注意事项: 在修练手臂掌指关节时局部绷紧的力度不宜过大除重点绷紧的部位之外手臂其它部位应尽量放松。

修练前须排空大, 小便; 放松裤腰带, 取掉手表戒指手镯等装饰物。

酒后过饱或太饿太疲劳性生活后均不宜立即修练。

 

下式意守脉息入静法

预备: (姿式采用站卧均可。双手十指尖轻触大拇指与其余四指相互撑成圆形置于小腹前脐区轻闭双眼自由呼吸静养数分钟后再开始修练正法.

1).   双手十指顶紧呼吸3~5次后十指慢慢放松并将心神集中到十指尖上仔细地感应体察待感觉到十指尖上相互有较明显的脉动感时指尖即不再放松一直保持着这种脉动感同时意想周身的毛孔打开体表皮肤开始随鼻子呼吸的节奏而呼吸吸气时全身的皮肤向内收呼气时全身的皮肤向外放松如此修练三十六次呼吸。

2).   仔细体察双手十指尖的脉动感经手掌往上延伸到双手腕部然后心神守住双手十指尖到双手腕部的脉动感觉;同样修练三十六次呼吸。

3).   仔细体察双手十指尖到手腕部的脉动感经由双手小臂上延至双臂的肘部心神守住双手十指尖至双臂肘部的脉动感觉同样修练三十六次呼吸后,

4).   仔细体察双手十指尖至双臂肘部的脉动感经由双手大臂上延至人体两侧的双肩关节部心神守住双手十指尖至双肩关节部的脉动感觉。同样修练三十六次呼吸。

5).   仔细体察双手十指尖至双肩关节部的脉动感经由双肩往上往下延伸至整个上半身心神守住整个上半身的脉动感觉。同样修练三十六次呼吸。

6).   仔细体察整个上半身的脉动感继续往下延伸至整个腰腹部并深入到脐内三寸的下丹田心神守住下丹田和腰腹部至整个上半身的脉动感觉。同样修练三十六次呼吸。

7).   待明显感觉到下丹田与肚脐的脉动感时再将这种脉动感觉经由双臀部双大腿至双膝关节再经由双小腿至双脚底部逐级延伸最后将这种脉动感觉延伸到整个全身每延伸一级时都要修练三十六次呼吸。

8).   待能明显感觉到以下丹田为中心的全身脉动感和全身毛孔呼吸时的松紧感后再将这种脉动感觉用意想的方式向身体外的周围环境延伸待心静神定之后再将这种感觉向六合八方的天外延伸意想天地随自己的脉博在同步博动,天地的呼吸随自己的呼吸时全身皮肤产生的松紧感而外扩内收一呼一吸细微绵长始终守住天地的脉息与自己同步的意想与感觉。

收功:    缓缓调节呼吸, 将神意由体外收回注入下丹田松开相抵的十指双掌相叠(男左掌在内右掌在外女反之。)护压在脐区然后按规收功法收功。

修练要旨:   体察脉博感觉时, 须静心仔细, 经络或感觉迟钝的人可能最开始体察不到脉动的感觉, 可先进行意想, 再逐步达到实际的感觉。将脉动的感觉用意想的方式向体外延伸时可不必计较呼吸次数任其自然地会逐渐进入空灵之怡境。

从入静中清醒过来时须继续修练到收功若中途受到惊扰不必惊慌可急将心神由外收回体内,深呼吸三口长气镇定心神后按常规收功之法收功。

如遇雷雨天气禁止修练此法。



此文Tags:


上一篇:秘传仿生八式颈椎操(席圣林原创)

下一篇:促进会副秘书长兼融资部主任黄子团与有关领导合影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政策与新闻 |  健康养老产业联盟 |  文创产业风采 |  合作与服务 |  中国传统文化 |  成仿吾 |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会 |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咨询有限公司 |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 |  www.ccpc.asia |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 | 

2013-2021©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咨询有限公司www.ccpc.asia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