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咨询有限公司www.ccpc.asia! 网站首页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旅行与传统文化 首页 > 中国传统文化 > 旅行与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

时间:2021-08-10   访问量:1001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余英时

一、引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不过一般地说,反智论可以分为两个互相关涉的部分:一是对于智性”(intellect)本身的憎恨和怀疑,认为智性及由智性而来的知识学问对人生皆有害而无益。抱着这种态度的人我们可以叫他做反智性论者”(anti-intellectualist)。但是在西方,反智性论者反理性论者”(anti-rationalist)一方面颇相牵缠,而另一方面又有分别。神学史和哲学史上颇不乏反理性(reason)之士,此在西方即所谓徒恃理性不足以认识上帝真理;而在佛家,即所谓恃分别智不能证真如。所以一般地说,反理性论者只是对理性的使用际限有所保留,并非完全抛弃理性智性在通常的用法中则含义较理性为广,并可以包括理性;反理性论者之不必然为反智性论者,其道理是显而易见的。至于这两者之间容易牵混不分,则是因为反智论者往往援引反理性者的思想学说以自重。例如尼采、柏格森、詹姆士(William James)诸人的反理性论,便常成为政治和社会上反智运动的思想武器。

 

反智论的另一方面则是对代表智性的知识分子(intellectuals)表现一种轻鄙以至敌视。凡是采取这种态度的人,我们称他们作反知识分子”(anti-intellectuals)。必须指出,反知识分子反智性论者之间的区别主要只存在于概念上,而在实践中这两者则有时难以分辨。我们之所以提出这一区别,是因为社会上一般反知识分子常常以知识分子为攻击的对象,而不必然要直接触及智性的本身,虽则对知识分子的攻击多少也含蕴着对智性的否定。在下面的讨论中,我们将尽量用反智论者一词来兼指反智性论者反知识分子两者,非十分必要时不再进一步加以区别,以免引起理解上的混乱。

 

中国政治上的反智传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历史现象,我在本篇中只能从政治思想史的角度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详论且俟将来。首先必须说明,本文虽以讨论反智论为主旨,但我并不认为中国的政治传统是以反智为其最主要的特色。相反地,至少从表面上看,中国的传统政治,在和其他文化相形之下,还可以说是比较尊重智性的。自汉武帝以来,尤其是隋、唐科举制度建立之后,政治上用人遵守一定的知识标准。明、清以八股文取士最受现代人攻击。然而撇开考试的内容不谈,根据学者统计,明初百余年间进士之来自平民家庭(即三代无功名)者高达百分之六十。这样一种长时期吸收知识分子的政治传统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但是判断一个政治传统和智性的关系,不能仅从形式方面着眼,也不能单纯地以统计数字为根据。最重要的还得看智性对于政治权力是否发生影响?以及如果发生影响的话,又是什么样的影响?贾谊虽曾受到汉文帝的特别赏识,但是如果真如李义山所说的,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则这种赏识并不足以说明汉文帝的政治具有智性的成分。所以我不想根据历史上知识分子有考试入仕这一途径,而对中国政治传统中的智性成分加以渲染。

 

政治上的反智传统不能孤立地去了解,一般地说,它是由整个文化系统中各方面的反智因素凝聚而成的。本篇之所以选择政治思想为讨论的基点,并不表示我认为思想是中国反智政治的最后来源,而是因为政治思想一方面反映当时的政治现实,而另一方面又影响后来实际政治的发展。中国先秦时代的政治思想虽然多彩多姿,但主要流派只有儒、墨、道、法四家。而四家之中,墨学在秦以后几乎毫无影响,可以不论。因此本文的分析将限于儒、道、法三家对智性及知识分子的政治态度。

 

二、儒家的主智论

 

从历史上看,儒家对中国的政治传统影响最深远,这一点自无置疑的余地,但是这一传统中的反智成分却和儒家政治思想的关涉最少。先秦时代孔、孟、荀三家都是本于学术文化的立场来论政的,所以礼乐、教化是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无论我们今天对儒家的礼乐教化的内容抱什么态度,我们不能不承认礼乐教化是离不开知识的。所以儒家在政治上不但不反智,而且主张积极地运用智性,尊重知识。

 

儒家在政治上重智性的态度更清楚而具体地表现在知识分子参政和论政的问题上。孔子是主张知识分子从政的,他自己就曾一再表示有用世之志,他当然也赞成他的弟子们有机会去改善当时的政治和社会。但孔子心中的知识分子参政却不是无原则地去作官食禄。他的出处标准是能否行,即实现儒家的政治理想,如果只为求个人富贵而仕宦,在孔子看来是十分可耻的事。所以他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

 

下逮战国,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最活跃的时代。儒家在知识分子参政的问题上也相应而有所发展。这可以用孟、荀两家的言论来略加说明。孟子和陈相讨论许行贤者与民并耕而食的主张时曾提出一种分工论,那便是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天下之通义”(见《滕文公上》)。从现代民Z的立场来看,这当然是不能接受的论点。但是从历史的观点说,孟子的分工论也有其时代的背景,即在战国士气高涨的情形下,为知识分子参政寻找理论的根据。他认为政治是知识分子的专业,他说: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孟子滕文公下》)

 

他又对齐宣王说: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在这里更是明白地主张专家政治了。治国家的人必须是幼而学,壮而行的专门人才,正如雕琢玉石者必须是治玉专家一样。而且治国既需依赖专门的知识,则虽以国君之尊也不应对臣下横加干涉。和孔子相较,孟子所划给知识分子的政治功能显然是大得多了。

 

荀子生于战国末期,知识分子在各国政治上已颇炙手可热。故荀子所关心的已不复是如何为知识分子争取政治地位,而是怎样为知识分子的政治功能作有力的辩护。这便是他的《儒效》篇的中心意义。在《儒效》篇中,荀子主要在解答秦昭王向他提出来的一个问题,即儒无益于人之国?”必须指出,荀子此处所说的是狭义的儒家之儒。当时各家争鸣,在政治上尤其激烈,法家、纵横家之流用无益于人之国的理由来攻击儒家,自是情理中所可有之事。这也是《儒效》篇的另一可能的历史背景。荀子则举出许多史例来证明儒者对国家最为有益。他指出儒者之可贵在其所持之;这个使得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可见荀子仍严守着儒家礼乐教化的传统未失。荀子把儒者分为俗儒、雅儒、大儒三类,而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他的划分标准乃在学问知识的深浅。他特别强调知识是政治的基础。他说: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又说:闻见之所未至,则知不能类也。

 

知识必须到了能推类、分类的阶段才是系统的知识。(按:在儒、墨两家的知识论中都是最重要的概念。)而荀子的大儒,其特征之一便是知通统类。照荀子的意思,惟有这样知通统类大儒,才能负最高的政治责任。所以他说:大儒者,天子三公也。儒家主智论的政治观至荀子而发展到最高峰。在荀子之世,政治上的当权者已对知识分子抱着很大的疑忌,所以,稍后秦统一了中国就采取了打击知识分子的政策。荀子大概已感觉到风雨欲来的低气压,因此他一再强调国家必须尊重知识分子才能兴盛和安定。他在《君道》和《强国》两篇中曾重复地说道:故君人者,爱民而安,好士而荣,两者无一焉而亡。

 

荀子在这里已不只是为儒家说话了,他是在主张一种普遍性的士人政治!

 

儒家政治思想的另一个重要的智性表现则在于对政治批评所持的态度。儒家论政,本于其所尊之,而儒家之则是从历史文化的观察中提炼出来的。因此在儒家的系统中,要比高一个层次;而儒家批评现实政治时必然要根据往史,其原因也在这里。孔子承继了古代士、庶人议政的传统,而提出人民可以批评政治。他说: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季氏篇》)(按:左传襄公十四年,师旷对晋侯语,谓自王以下,各有父兄子弟以补察其政。便提到士传言庶人谤。《国语周语上》载召公与厉王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一段也说到庶人传语。这些话应该就是孔子此语的历史渊源。)

 

这句话的反面意思显然是说天下无道,则庶人议。但是孔子一生都在嗟叹天下无道道之不行,他当然是主张庶人议的,他自己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事实上,孔子曾留下了一部有系统的议政的著作,就是《春秋》这部书。孟子告诉我们: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孟子滕文公下》)

 

我们今天当然不能毫无批判地接受汉代公羊家的说法,认为《春秋》一书中充满了种种微言大义,但是如果我们说,孔子曾经用史官成法对鲁史旧文加以纂辑,并藉此表现他对时政的批评,似乎是一个相当合理的推测。孟子距孔子不过一百余年,他的记录应该是有根据的。至少我们可以说,孔子以后的儒家都相信春秋是一部议政的著作;而且从孟子开始,这一议政的传统一直在扩大发展之中,至西汉公羊学家的禅让论而益见精彩。

 

孟子自己就继续并大大地发挥了孔子春秋的批评精神。他的许多创见,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等等,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一直是光芒四射的。秦代统一以后,博士、儒生等人的以古非今各以其学议政,也正是儒家批评精神的一种具体表现。事实上,孔子以后的儒家早已不拘守春秋的原始精神,他们的批评已不限于乱臣贼子,即使是大一统的皇帝也在批评的范围之内。董仲舒说:

 

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史记太史公自序引》)

 

董仲舒的贬天子说来自公羊家,而公羊家是齐学;汉初齐学中颇有坚持儒家批评精神的人,如辕固生的汤武革命论便是贬天子的一种具体表现。董仲舒在这一点上似乎和辕固生有思想的渊源(详后)。其后西汉的儒生更援引五德终始之论,公开指责汉德已衰,要汉帝禅位于贤者。最显著的例子是昭帝时(公元前78)的眭孟和宣帝时(公元前60)的盖宽饶都因上书言禅让而诛死。这尤其是贬天子精神的最高度的发挥。东汉以后,禅让论已离开儒生之手,变成权臣篡位的理论工具,知识分子也从此不敢再说贬天子了。儒家议政的精神虽遭挫折,但是在东汉到明末这一长时期中,中国知识分子所发动的几次大规模的政治抗议和社会抗议的运动,则仍然是受了儒家庶人议政的传统的影响。东汉太学生的清议和明末的东林运动便是两个最显著的史例。在这种运动中我们看不见道家和法家的影响(理由详后)17世纪的黄宗羲说:

 

学校所以养士,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是故养士为学校之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明夷待访录学校篇》)

 

黄宗羲要人民不以天子的是非为是非,并且要天子不敢自为是非,这是西汉儒家贬天子的精神的复活。他又认为学校不应仅为养士之地,更应为批评政治是非的所在,这当然是古代的庶人议政精神的进一步发挥。按《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条云: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如何?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仲尼闻是语也,曰: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可见黄宗羲是以古代的乡校为他学校理想之所寄,而他的议政精神也正是上承子产和孔子而来。所以在他看来,东汉的太学清议、宋代的太学生论政都是值得称许的三代遗风。黄宗羲显然不希望知识分子都变成皇帝所驯养的政治工具;东林和复社的精神仍然活在他的心中,他要知识分子负担起批评政治的任务。儒家政治思想中的主智传统在黄宗羲的手上获得了一次最有系统的整理。

 

三、道家的反智论

 

道家和法家的政治思想虽然也有不少与儒家相通之处,但在对待智性及知识分子的问题上却恰恰站在儒家的对立面。道家尚自然而轻文化,对于智性以及知识本不看重。但老、庄两家同中亦复有异:庄子对政治不感兴趣,确是主张政府越少干涉人民生活越好的那种无为主义。他以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坐忘”(“大宗师”),这显是反智性的。他又说: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齐物论”)这便陷入一种相对主义的不可知论中去了。但是他在不知之外又说,则仍未全弃,不过要超越罢了。所以庄子的基本立场可以说是一种超越的反智论”(transcendental anti-intellectualism)。而且庄子也并未把他的超越的反智论运用到政治思想方面。因此我们可以说,庄子的思想对此后政治上的反智传统并无直接的影响。而老子则不然。老子一书可以说是以政治思想为主体的,和庄子之基本上为一部人生哲学的作品截然异致。老子讲无为而无不为,事实上他的重点却在无不为,不过托之于无为的外貌而已。故道家的反智论影响及于政治必须以老子为始作俑者。老子的反智言论中有很多是直接针对着政治而发的。让我们举几条比较重要的例子: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如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绝圣弃知,民利百倍。

民多智慧,而邪事滋起。

 

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故以知知()邦,邦之贼也;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

 

(按以上引文主要系根据马王堆汉墓出土《老子》写本甲、乙两本释文,见《文物》,1974年,ll)

 

老子在此是公开地主张愚民,因为他深切地了解,人民一旦有了充分的知识就没有办法控制了。老子的圣人要人民实其腹强其骨,这确是很聪明的,因为肚子填不饱必将铤而走险,而体格不健康则不能去打仗或劳动。但是圣人却决不许人民有自由的思想(“虚其心”)和坚定的意志(“弱其志”),因为有了这两样精神的武器,人民便不会轻易地奉行圣人所订下的政策或路线了。老子的圣人不但不要一般人民有知识,甚至也不愿意臣下有太多的知识。所以老子说:

 

不尚贤,使民不争。

 

尚贤本是墨家的主张,而儒家也主张举贤选贤任能。这是相应于战国时代各国政治竞赛的形势而起的。其结果则是造成游士(即有知识和才能的人)势力的高涨。老子既持以知治邦,邦之贼也的见解,他当然不愿意看见因政府尚贤所造成的人民之间的才智竞争。显然地,这种竞争必然会使得人民越来越,而不是越来越。老子不鼓励人民和臣下有知识,可是他的圣人却是无所不知的;圣人已窥破了政治艺术的最高隐秘。因为圣人已与天合德了。老子说: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儒家有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观念,西方原始基督教也有Vox populi vox Dei(人民的声音即上帝的声音)的谚语。但一个是指,一个是指上帝。老子的圣人岂不即相当于儒家的或基督教的上帝的化身了吗?否则他怎么能随时随地都确切地知道百姓之心?难道百姓都把心交给了圣人?当然,必须指出,老子说的是百姓,不是人民,而百姓在古代只是指百官而言。但是这种分别也许并不像字面上那么重大。近来已有人说,儒家经典上的都是贵族奴隶主,更有人辩孟子民为贵丘民,亦即大人巨室。只要真的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我们也不必否认这种说法的成立的可能性。从严格的思想观点分析,西方学者也曾指出,原始基督教所说的人民”(Populi)大概是指的古代犹太民族中的长老”(Elders),并非当时全部以色列的居民。事实上,自古至今,对人民这个名词的运用是一切政治魔术家所必变的戏法之一。但是通过思想史的分析,我们便可发现,这个名词的内涵从来就没有全面的包容性。美国宪法起草时所用的人民一词原义便极为狭窄,有些英国作者所说的人民实际上即是地主阶级。对于XTL而言,则只有纯雅利安种人才算是真正的人民。无论老子的百姓所指为何,总之是当时政治上直接起作用的人群。老子的圣人则自信随时能集中这些百姓的意见,并制订永远正确的政治路线。圣人既无所不知,掌握了事物的最高规律——道,则他之以百姓之心为心是无人能加以怀疑的。始悟颜回叹孔氏,谁敢说自己比圣人知道得更多呢?

 

但是老子这部书虽然对政治运用的观察分析入微,它毕竟只是一套抽象的理论,而不是行动的纲领。所以老子说:

 

吾言易知也,易行也;而天下莫之能知也,莫之能行也。

 

又说: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

 

老子在政治上发生实际作用,要等到所谓黄老政治哲学的发展成熟以后,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等到黄老和法家的一套办法结合起来之后。黄老一派的所谓道家曾经过一个相当长的发展阶段,大约是从战国晚期到西汉初年。黄老思潮在政治上得势则在汉初六七十年之间。传统学者对于黄老的认识大体上仅限于它的清静无为的一方面;但是司马迁却在史记中把道家的老、庄和法家的申(不害)、韩()合成一传。他并明言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又说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归本于黄老。此外从战国到秦、汉,兼治黄老与刑名之学的人还很多,不必一一列举。然则黄老与法家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这也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上一直悬而未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主要的原因是文献无征,《汉书艺文志》上所载属于黄老一派的著作差不多都失传了。最近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好几篇古佚书,大体上可以断定是属于黄老一系的作品。因此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便有了比较可靠的线索。

 

我们初步地考察这些新发现的佚文,便可知黄老之能流行于大一统时代的汉初,决不是单纯地因为它提出了清静无为的抽象原则,而是黄老与法家汇流之后使得它在君人南面之术的方面发展了一套具体的办法,因而才受到了帝王的青睐。本文不能对道、法关系作全面的深入检讨。这里,我们仅从反智论的角度来看看黄老学派的基本态度,《经法》的《大分》篇说:

 

王天下者,轻县国而重士,故国重而身安;贱财而贵有知(),故功得而财生;贱身而贵有道,故身贵而令行。(《文物》,1974年,第lO)

 

这段话中,作者既说重士,又讲贵智贵道,似乎在政治上很能尊重智性和知识分子的样子。但事实上这段话不能如此孤立地去了解。黄老派要向帝王推销他们的,并推荐他们自己,当然希望人主重士贵智。等到这种变成了臣下之后,他们的便将完全为人主效忠,决不会发挥任何批判的力量,以致对政权有危害性。所以同篇又说:

 

为人主,南面而立。臣肃敬,不敢敝()其主。下比顺,不敢敝()其上。

 

这里所提出的问题是统一了天下的君主如何应付不同政治观点的人的批评。因为在大一统的君主的心中,这种批评具有高度的政治危害性,即可以乱天下。其所以如此,则是由于佞辩用智是价值判断,可以不论。即有说服力,与传说中少正卯言伪而辩字相当。但归根结底,毛病是出在用智统治者对于无法征服的智性理性总是最感到头痛。黄老学派对智性及批评政治的知识分子所采取的态度在这里表现得毫不含糊,庶人议政或现代所谓乱说乱动是决不允许的。

 

但是即使是拥有绝对权力的统治者也绝不能不需要一套政治思想来作他的精神武器,黄老学派于是便提出了他们所谓的这个极简单,所以是。当然也有惟一的真理的意思。但这个只是一个最高原则,并非一成不变的。它可以,即可以引申而施之于一切的具体情况,具有无穷的妙用。这大概就是所谓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藏于密吧。一之理,施于四海。换言之,它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掌握了这个惟一真理的人便能操正以正奇,握一以知多”——他不但永远正确,而且几乎懂得一切事物的规律。那么谁才能全知全能而永不犯错误呢?答案是正人”——“夫非正人也,孰能治此?”“彼必正人也。这个正人的,除了可作正确解以外,也有的含义。所以《经法》的《君正》篇说:法度者,正()之至也(按:可能与秦代译字有关。)这样的正人自然非人君莫属,而且在黄老的思想系统中,也惟有人君始能掌握帝王者,执此道也。”(《经法论》篇)人王和教主,内圣和外王,耶稣和恺撒在这里已合而为一了。

 

四、法家的反智论

 

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反智论在法家的系统中获得最充分的发展。无论就摧残智性或压制知识分子言,法家的主张都是最彻底的。更重要的,从秦汉以后的历史来看,法家的反智论在中国的政治传统中造成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绝不是空谈仁政的儒家所能望其项背的。

 

首先让我们看看法家关于一般性的愚民政策的主张,因为这是在政治上排斥智性的一种最清楚的指标。前面我们曾经指出老子具有明显的愚民思想。但以老子与法家相比,则前者只提出了一种高度抽象的原则,而后者则策划了一套具体的实施办法。韩非子《五蠹》篇说:

 

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无私剑之捍,以斩首为勇。是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动作者归之于功,为勇者尽于军。(按:我所根据的是陈奇猷校注的《韩非子集释》,1974)

 

这是说,除了以外不许有任何书籍存在,而历史记载(先王之语)尤在禁绝之列,当然更没有人敢在的范围以外乱说乱动了。在这一路线的领导之下,全国只有两种人:劳动人民和军队,因为前者可以富国,后者可以强兵。人民要学习文化吗?各层的国家干部便是他们的老师,法家的政治路线便是他们惟一的学习对象。但是我们必须记住,韩非这里所说的并不是空话,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他的同学李斯把这些办法都一一施行了。

 

韩非之所以主张愚民是因为他根本就认定人民是愚昧无知的,无法了解国家最高政策的含义。如果再让他们有一些足以批评国家政策的知识和思想,则只有更增加政府执行路线时的困难。他在《显学》篇中说道:

 

今不知治者必曰:得民之心。欲得民之心而可以为治,则是伊尹、管仲无所用也,将听民而已矣。民智之不可用,犹婴儿之心也。……婴儿不知犯其所小苦致其所大利也。今上急耕田垦草以厚民产也,而以上为酷;修刑重罚以为禁邪也,而以上为严;徵赋钱粟以实仓库,且以救饥馑备军旅也,而以上为贪;境内必知介,而无私解,并力疾斗所以治安也,而以上为暴。此四者所以治安也,而民不知悦也。夫求圣通之士者,为民知之不足师用。昔禹决江浚河而民聚瓦石,子产开亩树桑郑人谤訾。禹利天下,子产存郑,皆以受谤,夫民智之不足用亦明矣。故举士而求贤圣,为政而期适民,皆乱之端,未可与为治也。

 

这番话真是说得痛快之至,动人之至,使孔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那句话显得黯然失色。人民都像无知的婴儿一样,政府要他们吃点小苦以谋求永久的大利,他们竟全然不能了解。以当时法家的四大基本政策而言,促进农业生产是为了解决人民的经济问题;加重刑罚是为了镇压坏分子;征税征粮是为了备荒备战;在全国范围内要人民破私立公、国而忘家是为了准备痛击一切来犯之敌或进行统一中国的战争。但是人民对这四大基本政策竞都有怨言。在这种情况之下,政府如果再重视知识分子的批评或适应人民的政治水平,那么国家便必然要陷入混乱的局面。

 

战国晚期所集结的《商君书》也是一部重要的法家著作。其中对愚民政策有不同重点的发挥。《垦令》篇说:

 

无以外权爵任与官,则民不贵学问,又不贱农。民不贵学问则愚,愚则无外交,无外交,则國A而不殆。民不贱农,则勉农而不偷。A不殆,勉农而不偷,则草必垦矣。(按:引文据高亨,商君书注释,1974)

 

高亨解外权外国势力,大致可从。当时战国竞相招养游土,人民有了知识便有机会跑到外国的政治舞台上去,因此本国政府也就不得不礼贤下士,予以重用。这类在政治上可以兴风作浪的知识分子多了,便有动摇法家政治路线的危险,而人民放弃农耕去追求知识学问,对本国的农业劳动力也是一个损失。懂得了这个历史背景,便可知《垦令》篇作者的愚民论主要是为了防止知识分子和国外发生联系,影响到国内的政治路线。朱师辙《商君书解诂定本》注此段首句云:

 

权,势也。《管子君臣》篇:以援外权;《任法》篇:邻国诸侯,能以其权置子立相。此管仲政策,禁臣民借外力干政得官。故商君亦用其策。言不以民之有外交势力者,而任爵与官,则民不贵学问,从事游说,而重农。(1974年重印本)

 

朱诂引《管子》为旁证,使我们知道法家路线的贯彻必须以禁止人民,特别是知识分子,与国外交通为其先决条件。理由很简单,法家是政教合一的,国内只有一种思想的标准,故能收万众一心之效。但国外的多重标准则无法加以控制。国内知识分子和国外的接触一多,在思想上便有了其他的立足点,就不免要对法家的路线提出种种疑问以至批评了。

 

和本文的论旨最有关系的还有一点,什么是一教”?

 

所谓一教者,博闻、辩慧、信廉、礼乐、修行、群党、任誉、清浊,不可以富贵,不可以评刑,不可以独立私议以陈其上。坚者被()。锐者挫。虽曰圣知巧佞厚朴,则不能以非功罔上利,然富贵之门,要存战而已矣。

 

我们记得,上面曾经分析过黄老学派的一道论,法家的一教在精神上正是和一道相通的。一教便是统一教育、统一思想、统一价值标准。一赏一刑则是一教的双重保证。这三者是三位一体的,合起来便相当于黄老的一道。反过来看,我们也可以说一赏一刑一教一道一罴化三清。那么谁才能制定这种统一的教育呢?当然只有那位治国圣人了。《农战》篇云:

 

故圣人明君者,非能尽其万物也,知万物之要也。

 

《靳令》篇云:

圣君知物之要。故其治民有至要。

 

这岂不就是黄老十大经所说的握一以知多正人?“圣君既掌握了一切事物的规律,他所立之教,人民便只能遵奉,不许批评,也不许向君主提出独立私议。现在圣人除了农业劳动者以外,只需要战士,因此法家的政权只对有军功的人开放。此外对于一切有德行、学问、技能的人,政权的门则永远是关闭的。

 

在这些主张的后面,暗藏着法家对于人性的基本假定。第一,法家假定人性是好权势、好财富的。因此只要圣人全部控制了这两样法宝,他就可以诱导人民追随他的政治路线。第二,法家假定人性是贪生怕死的,因此圣人的严刑峻法便可以阻吓人民不敢乱说乱动。在这一点上,法家是和老子分歧了。他们不接受老子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论断。韩非子《解老》、《喻老》两篇都没有提到这个问题。相反地,《解老》篇还对老子祸兮福之所倚作了如下的解说:

 

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思虑熟,思虑熟则得事理,行端直则无祸害,无祸害则尽天年,得事理则必成功,尽天年则全而寿,心成功则富与贵,全寿富贵之谓福。

 

恰好可以证实前面所指出的法家关于人性的两个基本假定。而且这里还透露了法家对于人的思想的看法:人的思想是永远在趋利避害的。这又是法家相信思想可以通过威胁利诱来加以控制的理论基础。法家之所以肆无忌惮地公开提倡反智论,其一部分的根据也在这里。

 

法家的反智论是和他们要树立君主的领导权威分不开的,用法家的名词说,即所谓尊君。在君主的心中,知识分子(无论是在朝的还是在野的)最不可爱的性格之一便是他们对于国家的基本政策或政治路线往往不肯死心塌地接受;不但不肯接受,有时还要提出种种疑问和批评。对于这类疑问和批评,即在今天号称是民主国家的执政者也不免闻而生畏,至于大权独揽的极权国家的领袖及其党徒更是有是可忍孰不可忍之感了。赫鲁晓夫的回忆录曾特别提到知识分子的异端是苏联最感头痛的一个问题。近来索尔仁尼琴和萨哈洛夫的言论便充分地证实了赫鲁晓夫的说法。以今例古,我们就更能够了解古代法家尊君论的心理背景了。

 

尊君论包括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内容。在积极方面,君主必须把一切最高的权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不能容许有大权旁落、君弱臣强的情况发生。在消极方面,君主必须超乎一切批评之上,君主纵有过失,也要由臣下来承担责任。所以在实践中尊君必归于卑臣。臣愈卑则君愈尊,而且非卑臣亦无以见君之尊。

 

尊君卑臣论发展到韩非才真正鞭辟入里,深刻周至;反智论发展到韩非才圆满成熟,化腐朽为神奇。有功则君有其贤,有过则臣任其罪,这就是后世所谓天王圣明,臣罪当诛。尊卑之分还能过于此吗?西方基督教徒说:一切荣耀皆归于上帝。韩非的明君正是这样的上帝。不贤而为贤者师,不智而为智者正。这才真是天下英雄入吾彀中。有知识有才能的人只要肯听明君的话,规规矩矩地考虑守职,他们的知识、才能便都变成了明君的知识、才能。富贵是不在话下的。但是如果居然不识相,自高自大,兴风作浪,乱提意见,妄发议论,那么,不要忘了,明君还有镇压的力量在后面。(世智,力可以胜之。)眼前的例子,像上面提到的萨哈洛夫,早年为苏联的氢弹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得过斯大林奖金,三度被封为社会主义劳动英雄;但后来忘了分寸,讲什么学术自由”(intellectual freedom),讲什么人类生存,匹夫有责”(No one can shed his share of responsibility for something upon which the existence of mankind depends)。现在呢?萨哈洛夫垮了,臭了,头上的帽子正式换了牌子,叫做反爱国者"(antipatriot),叫做反动分子”(reactionary)。这样的反智论才合乎人尽其才的经济原则。苏联的文化沙文主义是出了名的,什么东西都说是俄国人第一个发明的。但是惟独在发明一套控制知识分子的精密设计这件事上,他们无论如何不能再争第一,中国的法家确确实实地比他们占先了两千年。

 

法家的反智论从来不是玄想,也不是情绪,它是从战国(特别是中晚期)的政治经验中逐步发展成熟的;韩非则运用他的冷酷的理智(cool reason)总结了以往的一切经验,而加以系统化:使它变成了专制政治的最高指导原则之一。秦始皇和李斯则又根据韩非所总结的原则而在全中国的范围内开创了一个反智的新政治传统。焚书坑儒这两件大事便是法家反智论在政治实践上的最后归宿。坑儒一案另有曲折,而且是偶发的事件,姑置不论。焚书则是秦代的基本政策,让我们看一看它的具体内容。《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李斯的奏议说:

 

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之制,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欲学法令,以吏为师。(按:引文据李斯传校订)

 

显见焚书令是完全针对当时一般知识分子批评法家路线而起。儒家当然首当其冲,那是毫无问题的。但诸子皆在焚毁之列,也已由百家语三个字完全证明了。(也许法家的著作是例外。)明令不去的书籍只有秦代史乘和技术性的东西,则这一措施的思想性之强烈可想而知。秦廷发动焚书的惟一理由即是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于下。那就是说,如果让以私学攻击皇帝所立之法教这种运动继续演变下去,上面将损害人主的威信,下面将造成知识分子的团结,其必然的结局便是君弱臣强。我们在这里清楚地看到,法家的尊君论被它自己的逻辑一步一步地推向反智论:尊君必预设卑臣,而普遍地把知识分子的气焰镇压下去正是开创尊君卑臣的局面的一个始点。

 

焚书政策的实施是韩非的反智论的彻底胜利。李斯的奏议不但在精神上完全忠实于韩非的理论,而且在用词遣字等细节方面也谨守着韩非的原文。这一点,郭沫若在韩非子的批判中早已举例证明了。《韩非子》的《和氏》篇曾提到商鞅燔诗书而明法令。此说虽不见于《史记》或其他先秦典籍,然后世学者多信其为实录。这样说来,秦国已早有焚毁儒书的传统,韩非思想的影响也许不像想象中那么大。但是我很怀疑这是后世法家或韩非本人的托古改制。秦国一向是所谓西戎之地,在文化上很落后。在纪元前四世纪的中叶,儒家的诗、书纵已传至秦地,也不可能有太大的影响,以致成为商鞅变法的阻碍。若说《尚书》中有秦誓、《诗经》、《国风》中有秦风,即是商君所燔的诗、书,但那是秦人自己的东西。以史官非秦记皆烧之一条推之,可断其必无此事。所以我认为焚书的观念虽未必始于韩非,但李斯、秦始皇的推行焚书政策则恐怕正是受了韩非燔诗书一语的启示。

 

两千年来,韩非对于中国人政治生活的影响,远超出一般的常识了解之上。

 

五、儒学的法家化

 

秦朝亡了,汉朝代之而起,而法家所建立的制度却延续了下去。汉代一直被古今历史家认作是儒学得势的时代,尤其是从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贤良对策,正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中国的思想界似乎已成了儒家独霸的局面。因此近代学人攻击儒家在历史上与君主专制互为表里,便往往以汉武帝的复古更化为始点。

 

所谓儒学的法家化,其意义不是单纯地指儒家日益肯定刑法在维持社会秩序方面的作用。远在先秦时代,荀子《王制》和《正论》两篇已给刑法在儒家的政治系统中安排了相当重要的位置。汉初儒学的法家化,其最具特色的表现乃在于君臣观念的根本改变。汉儒抛弃了孟子的君轻论、荀子的从道不从君论,而代之以法家的尊臣卑臣论。

 

汉代第一个在政治上得意的儒生是高祖时代的叔孙通。我们知道刘邦是最鄙视儒生的,但叔孙诵居然用朝仪这件事得到了刘邦的常识。原来刘邦虽做了皇帝,而同他一齐打天下的功臣却都不知礼节。史称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史记叔孙通传》)于是叔孙通提议由他到鲁地去征召他的弟子来共起朝仪。他说他愿意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他是否有古礼作根据似乎大为可疑,因为鲁地有两个儒生便拒绝受召。他们对叔孙通说: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但是叔孙通曾任秦廷博士,他所说的秦仪恐怕确是货真价实的。由此可见他为汉廷所订的朝仪其实即是秦廷那一套尊君卑臣的礼节。难怪在施行了之后刘邦要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南宋时朱熹便看穿了叔孙通的把戏。朱子说:

 

叔孙通为绵蕝之仪,其效至于群臣震恐,无敢失礼者。比之三代燕享,君臣气象,便大不同。盖只是秦人尊君卑臣之法。(《朱子语类》卷一三五)

 

叔孙通的尊臣卑臣手段尚不止此。后来汉惠帝继位,在长安的未央宫和长乐宫之间造一条路,已经动工了,叔孙通向惠帝指出这条路设计得不妥,会影响到高祖的庙。惠帝倒肯接受批评,立刻就要毁掉已造成的路段。但是叔孙通却又不赞成,他说:

 

人主无过举。今已作,百姓皆知之。次坏此,则示有过举。

 

这就是说,皇帝是永远不会犯错误的。即使真是错了,也不应公开的纠正,使人民知道皇帝也有过错。所以皇帝必须用其他曲折的方式来补救自己已犯的过失。人主无过举这句话从此变成皇帝的金科玉律,皇帝的尊严真是至高无上的了。(这句话据褚少孙补《史记梁孝王世家》是周公对成王讲的,但我看正是叔孙通一类儒者造出来的,为的是和法家争结帝王之欢。)太史公说:

 

叔孙通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

 

这位与时变化圣人尊君卑臣变成儒家政治制度的一部分,他是汉代第一个法家化的儒宗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侯拜相的儒生是汉武帝时代的公孙弘。《史记平津侯列传》说: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少时为薛狱吏……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弘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于是天子察其行敦厚,辩论有余,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说之。二岁中,至左内史。弘奏事,有不可,不庭辩之。尝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闲,汲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

 

公孙弘真可以说是中国政治传统中两面派的开山大师。他的人主广大,人臣俭节的主张把尊君卑臣的原则更进一步地推广到君与臣的生活方式之中;他不肯面折庭争便是要阉割先秦儒家的谏诤传统。总而言之,在任何情形之下他都不愿意损伤君主的尊严。

 

清代的学者如何焯和沈钦韩都力辨公孙弘本是杂家或刑名()家,并非真儒者,其实这一点并非关键的所在。公孙弘的同乡老前辈,即景帝时和黄生争汤武受命的辕固生,曾同他一道被征到汉庭,辕固生那时已九十余岁,他警告公孙弘道:

 

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史记儒林传》)

 

可见这位坚持原则的老儒早已知道公孙弘是靠不住的了。但是公孙弘之所以能致身卿相,却正是由于他打的是儒家的招牌。《儒林传》中保存了他请立太学的一篇文献,读起来岂不句句讲的是儒家礼乐教化的道理?《儒林传》说: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学士靡然乡风矣。大批的法家改头换面变成了儒生,更加速了儒学的法家化。

 

懂得汉代法律的人一定知道,大逆无道谋反等罪名已足够置淮南王于死地,而胶西王更引春秋臣无将,将而诛之文,显见为架床叠屋,似无必要。其实不然,中国历史上有些帝王杀人,不但要毁灭人的身体,更要紧的是毁灭人的精神。戴震说: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浸浸乎舍法而论理,死矣,更无可救矣。(《与某书》)

 

又说: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孟子字义疏证》)

 

汉代的经义断狱比戴东原所说的还要可怕,人不但死于法,而且同时又死于理。这才是更无可救矣”!董仲舒著了一部《春秋断狱》(又叫《春秋决事比》),把《春秋》完全化为一部法典,更是儒学法家化的典型例证。王充说:

 

董仲舒表春秋之义,稽合于律,无乖异者,然而春秋汉之经,孔子制作,垂遗于汉。论者徒尊法家,不高春秋,是暗蔽也。(《论衡程材》篇)

 

所以缘饰两字,我们万不可看轻了,以为只是装潢门面之事。其实法律只能控制人的外在行动,经义断狱才能深入人的内心。硬刀子和软刀子同时砍下,这是最彻底的杀人手段。清代的赵翼说汉初法制未备,所以才要用经义断事”(《廿二史札记》卷二),那简直是不着边际的历史断案。叔孙通尝益律所不及,傍章十八篇。”(见《晋书》三十卷《刑法志》)这显然是在为统治者扩大并加密法网,竟至傍及律外,更不可视为法制未备了。马端临论《春秋决事比》时曾沉痛地说:

 

决事比之书与张汤相授受,度亦灾异对之类耳。()帝之驭下,以深刻为明;汤之决狱,以惨酷为忠。而仲舒乃以经术附会之。王()、何()以老庄宗旨释经,昔人犹谓其深于桀、纣,况以圣经为缘饰淫刑之具,道人主以多杀乎?其罪又深于王、何矣。又按汉刑法志言,自公孙弘以春秋之义绳下,张汤以峻文决理,于是见知腹诽之狱兴。汤传又言,汤请博士弟子治春秋、尚书者补廷尉史。盖汉人专务以春秋决狱,陋儒酷吏遂得因缘假饰。往往见二传(按:公羊、毂梁)中所谓责备之说、诛心之说、无将之说,与其所谓巧诋深文者相类耳。圣贤之意岂有是哉!(《文献通考》卷一八二)

 

这才真正揭破了汉代春秋断狱的真相。两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所遭到的无数文字狱不正是根据诛心腹诽之类的内在罪状罗织而成的吗?追源溯始,这个以理杀人的独特传统是和汉儒的春秋断狱分不开的。换句话说,它是儒学法家化的一种必然的结果。马端临责备董仲舒的话也许太过。董氏在主观愿望上很可能是想因势利导,逐渐以,但就此下汉代历史的实况说,马端临的论断是很难动摇的。汉以后虽不再用春秋断狱,但汉儒既已打开了诛心之路,程、朱的理学便同样可资帝王的利用。明太祖和清雍正便抽象地继承了汉武帝的传统。章太炎解释戴震以理杀人的历史背景道:

 

明太祖诵洛()()言,又自谓法家也。儒法相渐,其法益不驯…… 洛闽诸儒制言以劝行已,其本不为长民。故其语有廉峻,而亦时时轶出。夫法家者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与行己者绝异。任法律而参洛闽,是使种马与良牛并驷,则败绩覆驾之术也。清宪帝(雍正)亦利洛闽,刑爵无常,益以恣难。……吏惑于视听,官因于诘责,惴惴莫能必其性命。冤狱滋烦,莫敢缓纵,戴震生雍正末,见其诏令谪人不以法律,摭取洛闽儒言以相稽。觇司稳微,罪及燕语。九服非不宽也,而迥之以丛棘,令士民摇手触禁。其壶伤深。(《太炎文录初编》卷一《释戴》)

 

先秦儒家的君臣观在董仲舒手上也经过了一番相当彻底的法家化。周辅成在《论董仲舒思想》中曾征引了以下几条《春秋繁露》中的材料:

 

是故春秋君不名恶,臣不名善。善皆归于君,恶皆归于臣。臣之义比于地,故为人臣下者,视地之事天也。(《阳尊阴卑》。按:周氏书中误作《王道通三》)

 

人主立于生杀之位,与天共持变化之势……天地、入主,一也。(“王道通三”)功出于臣,名归于君。(《保位权》。按: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卷六云:此篇颇参韩非之旨。”)君者民之心也;民者君之体也。心之所好,体必要之;君之所好,民必从之。(《为人者天》)

 

他接着解释道:这种尊君的程度,虽然太好,但是溯其来源,仍在先秦儒家。周氏的解释是错误的,先秦儒家并无此类说法。董仲舒事实上是穷取了法家的尊君卑臣之论。前面所引韩非《主道》篇有功则君有其贤,有过则臣任其罪之语,便是董仲舒善皆归于君,恶皆归于臣的思想之来源,不过董氏托其说于春秋而已。这也是儒学法家化的一个显型。董氏的《春秋繁露》中,尊君卑臣的议论甚多,如《竹林》篇亦云:

 

春秋之义,臣有恶,君名美。故忠臣不显谏,欲其由君出也。书曰:尔有嘉谋嘉猷,入告尔君于内,尔乃顺之于外。曰:此谋此猷,唯我君之德。(按:此《尚书君陈》篇语)此为人臣之法也。古之良大夫,其事君皆若是。

 

这正是善皆归于君的具体说明。叔孙通人君无过举,公孙弘不肯面折庭争有不可,不庭辩之,在这里都获得了经典上的根据。《礼记坊记》说:

 

子云:善则称君,过则称己,则民作忠。

 

《礼记》中纵有先秦材料,但其书至少曾经汉初儒者整理。魏张揖甚至说它是叔孙通所撰。无论如何,像善则称君,过则称己的话,大概可以断定是出于法家化了的汉儒之口。

 

然而事实终归是事实。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却决不是因为欣赏他的贬天子之说,而是因为他巧妙地用儒家的外衣包生了法家尊君卑臣的政治内核。当时有一位黄老学派的汲黯便当面揭穿了这一事实。《史记汲黯传》说:

 

天子(武帝)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

 

外施仁义便是以儒术缘饰内多欲则非做法家型惟我独尊的人主便无以操纵自恣。儒家所谓礼乐教化不但在武帝一朝未见实效,就是到了他的曾孙宣帝的时代也还是纸上空谈。下面是汉代一个极有名的故事,可以使我们知道所谓独尊儒术的真相。《汉书元帝本纪》载元帝为太子时:

 

柔仁好儒,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

 

请看宣帝骂儒生好是古非今的话,岂不完全是秦始皇、李斯的口吻,哪里有一丝仁义的味道?颜师古注引刘向《别录》云:

 

(不害)子学号刑名。刑名者,以名责实,尊君卑臣,崇上抑下。宣帝好观其君臣篇。

 

可见西汉的皇帝从高祖到宣帝,基本上都采用了法家的路线;他们内心所最关切的问题可以说只有尊君卑臣,崇上抑下八个字。不但西汉如此,晋室南渡,已成君弱臣强之局,做皇帝的还是向往着法家路线。《资治通鉴》卷九十《晋纪十二》云:

 

()帝好刑名家,以韩非书赐太子。庾亮谏曰:申、韩刻薄伤化,不足留圣心。太子纳之。(元帝太与元年三月庚午条)

 

司马氏号称儒学大族,而晋元帝即位后第一件事便是赐韩非书给太子,君统与法家关系之深,可以推见。历史上叔孙通、公孙弘之类的儒宗看清了这一点,与时变化,入法家之室而操其戈,逢君之欲而长其恶,才在表面上夺得思想界的统治地位。然而个别的儒家要真想当权,首先就得法家化,就得行尊君卑臣之事。他不但有义务帮朝廷镇压一切反对的言论,而且连自己的谏诤之责也要打一个七折八扣。理由很简单,忠臣不显谏善皆归于君,恶皆归于臣,皇帝是不能公开骂的。这样的儒家在政治上最后也只能成为反智论者。所以尊君卑臣的格局不变,知识分子的政治命运也不会变。但是中国政治史始终陷于尊君卑臣的格局之中。《朱子语类》载:

 

黄仁卿问:自秦始皇变法之后,后世人君皆不能易之,何也?曰:秦之法尽是尊君卑臣之事,所以后世不肯变。且如三皇称皇,五帝称帝,三王称王,秦则兼皇帝之号。只此一事,后世如何肯变?(卷一三四。按:《旧唐书》卷一三九《陆贽传》载陆宣公答唐德宗语曰:古之人君称号,或称皇,称帝,或称王,但一字而已,至暴秦,乃兼皇帝二字,后代因之,及昏僻之君,乃有圣刘、天元之号。朱子议论当即本于陆宣公此节奏语也)

 

朱子能议论及此,才真不愧是旷代臣儒。现代人都说中国君主专制的传统在精神上是靠儒家支持的。这话不知道算是恭维儒家还是侮辱儒家,至少韩非的孤愤之魂一定会委屈得痛哭的。现代人之所以读错了历史,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叔孙通之流缘饰的成功,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历代帝王中很少有人像汉宣帝、明太祖那样坦率可爱,肯公然地说:决不施仁政”!

 

朱子答陈亮云:

 

老兄视汉高帝、唐太宗之所为而察其心,果出于义耶,出于利耶?出于邪耶,正耶?若高帝则私意分数犹未甚炽,然已不可谓之无。太宗之心则吾恐其无一念之不出于人欲也。直以其能假仁借义以行其私,而当时与之争者才能知术既出其下,又不知有仁义之可借,是以彼善于此而得以成其功耳。若以其能建立国家,传世久远,便谓其得天理之正,此正是以成败论是非,但取其获禽之多而不羞其诡遇之不出于正也。千五百年之间,正坐为此,所以只是架漏牵补过了时日。其间虽或不无小康,而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六答陈同甫,四部丛刊初编缩本,579)

 

从朱子到今天,又过了八百年,因此我们只好接着说:

 

二千三百年之间,只是架漏牵补过了时日。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也。



此文Tags: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政策与新闻 |  健康养老产业联盟 |  文创产业风采 |  合作与服务 |  中国传统文化 |  成仿吾 |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会 |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咨询有限公司 |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 |  www.ccpc.asia |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 | 

2013-2021©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咨询有限公司www.ccpc.asia 版权所有